科 教
人们常说,事故猛于虎。我国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约为10万。遏制道路交通事故高发,降低交通事故伤害,保证交通安全,任重而道远。
交通安全,是指人们在道路上进行活动时,要按照交通法规的规定,安全地行车、走路,避免发生人身伤亡或财物损失。交通安全有哪些必须要掌握的知识呢?平时出行要注意哪些交通安全常识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交通安全不仅关系到自己的生命和健康,也是尊重他人生命的体现,更是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现代交通的发达虽然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便利,但也增加了许多安全隐患,有人曾称交通事故为“现代社会的交通战争”。交通事故就像一个隐形的杀手,潜伏在道路上,等待着违章违规的人出现。因此,每个公民都应当学会保护自己,养成文明行车、文明走路的习惯。维护交通安全,是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社会公德。
从大的方面讲,交通安全是为了保护国家集体的财产安全,维护交通秩序,提高道路交通能力,也是经济建设的有力支持。从小的方面讲,交通安全适当缩小了个人的权利,为的是保障自己以及更多人的生命安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文明行走,构筑和谐”,需要每个公民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让“平安大道”更加畅通无阻!
每年12月2日为我国的“全国交通安全日”。选定这一天作为交通安全日的原因,主要是考虑数字“122”作为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报警电话于1994年开通并投入使用,群众对此认知度高,方便记忆和宣传。同时,每年12月2日,我国已进入冬季,是交通事故多发期,春运等道路交通出行和运输高峰也即将开始,在此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全国范围的道路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活动,有利于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保证广大民群众出行安全。
我国现行的交通法规,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是2003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其重要意义是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条规定: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应当遵循依法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
在道路上,我们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交通标志。它们用图案、符号和文字来表达特定的意思,告诉驾驶员和行人注意附近环境情况。这些标志对于交通安全非常重要,被称为“永不下岗的交通警”。
道路交通标志分类
我国现代道路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2大类,共100种。
主标志按其含意可分为4种: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和指路标志。
警告标志共23种,是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其形状为顶角朝上的等边三角形,其颜色为黄底、黑边、黑图案。
禁令标志共35种,是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其形状为圆形和顶角向下的等边三角形,除个别标志外,其颜色为白底、红圈、红杠、黑图案、图案压杠。
指示标志共17种,是指示车辆、行人行进的标志,其形状分为圆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其颜色为蓝底、白图案。
指路标志共20种,是传递道路方向、地点、距离信息的标志,除地点识别标志外,其形状为长方形和正方形,除里程碑、百米桩和公路界碑外,一般道路为蓝底白图案,高速公路为绿底白图案。
辅助标志共5种,是附设在主标志下,起辅助说明作用的标志,不能单独设立和使用。辅助标志按其用途又分为表示时间、表示车辆种类、表示区域距离、表示警告和禁令理由的辅助标志以及组合辅助标志等几种。其形状为长方形,颜色为白底、黑字、黑边框。此外,还有一种可变交通信息标志,它根据道路检测到的情况(如占道施工、阻塞、流量和流向变化、气候状况等),把某种信息及时显示出来,传达给车辆驾驶人员和行人。
交通标志的几何形状及其含意
交通标志的视认性与显示程度是否良好与交通标志的形状有重要关系。在外形同等面积的情况下,效果好又容易识别的顺序是:三角形、菱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圆形、正八角形等。国际《安全色和安全标志》标准草案中关于几何图形的规定是:正三角形表示警告,圆形表示禁止和限制,正方形、长方形表示提示,圆形图案带有斜杠的也表示禁止。我国现代交通标志几何形状和国家安全标志标准的规定与国际标准是基本一致的:三角形,显示程度高,不论光线条件好坏,都比其他形状引人注目。我国将正三角形作为警告标志的几何形状,在“停车让路”和“慢行让路”中采用倒三角形。圆形,显示程度较高,视觉大,也便于安排文字。我国将圆形作为禁止和指示两种标志的几何形状。方形,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其视认性较好,用于指路性交通标志的几何形状。
行走安全常识:指挥灯信号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行;黄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但已进入人行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行走。步行外出时要注意走在人行道内,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要靠路边行走。横过马路时,须走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没有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的道路要仔细观察两侧,确认安全后小心行走。
乘车须知:不准在道路中间招呼车辆;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乘客不得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乘车时不准在车内吃东西,也不能强行上下车,要做到先下后上;候车时要排队,按秩序上车;下车后要等车辆开走后再行走,如要穿越马路,一定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穿行;不乘坐超载车辆,不乘坐无载客许可证、运营证的车辆。
交通标线:在道路上用漆画的各种颜色线条统称为“交通标线”。道路中间长长的黄色或白色直线叫“车道中心线”,是用来分隔来往车辆的,使对向行驶的车辆互不干扰。中心线两侧的白色线叫“车道分界线”,其中虚线表示可以跨过,实线则反之。机动车应在机动车道上行驶,非机动车则应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在路口四周有一根白线叫“停止线”。红灯亮时,各种车辆应该停在这条线内。道路上用白色平行线画成的像斑马纹的线条组成的长廊就是“人行横道线”,行人在这里过马路比较安全。
隔离设施:交通隔离设施主要有行人护栏和隔离墩或绿化隔离带。行人护栏是用来保护行人安全、防止行人横穿马路走入车行道和防止车辆驶入人行道的。隔离墩或绿化隔离带是设在车行道上用来隔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来往车辆的。大家不要跨越护栏和隔离墩或绿化隔离带走进车行道,否则有被车辆撞倒的危险。
六不要:不要无证驾驶摩托车、汽车;不要驾驶超标电动车;不要驾驶自行车、电动车载人;不要在机动车道内骑车;不要乘坐超员车辆;不要乘坐低速货车、三轮摩托、拖拉机、“摩的”以及报废、非法拼装等有安全隐患的车辆。
六要:乘坐汽车要系好安全带;驾驶、乘坐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要戴好安全头盔;横穿道路要走斑马线;走路要走人行道;骑车要在非机动车道内;要自觉做到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时不抢行。
出车之前想一想,检查车况要周详;
马达一响想一想,集中精力别乱想;
起步之前想一想,观察清楚再前往;
自行车前想一想,中速行驶莫着忙;
要过道口想一想,莫闯红灯勤瞭望;
遇到障碍想一想,提前处理别惊慌;
转弯之前想一想,需防左右有车辆;
会车之前想一想,先慢后停多礼让;
超车之前想一想,没有把握别勉强;
倒车之前想一想,注意行人和路障;
夜间行车想一想,仪表车灯亮不亮;
通过城镇想一想,减速鸣号切莫忘;
雨雾天气想一想,防滑要把车速降;
长途行车想一想,劳逸结合放心上;
停车之前想一想,选择地点要适当。
劝诸君,请听清。说安全,道文明。
凡车祸,必有因。车速快,违法行。
人车多,勿分心。稍不慎,酿祸根。
重则死,轻则伤。损失惨,教训深。
出车祸,车要停。既报警,又救人。
保现场,事实清。待交警,勘查明。
若逃逸,罪不轻。触刑律,法无情。
处事故,要平心。论输赢,皆伤神。
劝双方,切莫争。姿态高,且饶人。
教育能提高人的意识,意识能改变人的行为,行为决定了后果。交通安全教育是解决交通事故的根本途径。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交通安全知识和自我防卫意识,才能确保交通安全。此项工作可从系统教育和强化教育两方面来做。在系统教育方面,学校要给每个学生分发《交通安全教育手册》,定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培训,学习交通安全知识。在强化教育方面,可以采取交通安全活动等形式,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内容。
第一,请交通安全专业人员(如交警、交通安全专家等)到课堂或者指定地点给学生讲授有关交通安全的专业知识,提醒学生在参与交通时应注意的事项,并当场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考核,对于考核通过者给予奖励,比如“儿童驾驶证”等。
第二,给学生播放一些交通事故录像,通过惨烈的场景、悲痛的画面,让学生吸取教训,警戒学生不要做“马路小英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播放3D交通事故模拟片,使学生更真实地感受交通事故造成的严重后果。
第三,设立学生驾驶教育馆。在特定的场馆内,学生在专业人员保护的情况下驾驶教学用的仿真小车,从驾驶员的角度思考步行者的安全。
第四,安排交通意外模拟训练。主要内容是学习如何应对意外事故,提高自救与他救等方面的应急处置能力,如人工呼吸、止血、简单包扎、向外界求援等。
(消息来源:交通违章查询网)
为了有效避免儿童交通事故的发生,我们在这里特别叮嘱您注意以下容易被忽视的交通安全隐患。
1.不在小区出入口、停车场玩耍、逗留
据统计,15.9%的儿童交通事故发生在小区、停车场、停车路段等区域。这些区域来往车辆较多,还存在车辆突然启动、倒车、转弯等情形,少年儿童在这些区域蹲坐玩耍或奔跑打闹,极易遭受车辆碰撞和碾轧。因此,要告诉孩子车辆存在盲区,不在车前蹲,不在车后留,不在车的四周玩耍,避免发生危险。
2.不在公路边玩耍
农村的少年儿童要注意,不要到国省公路附近玩耍。这些道路上过往车辆速度较快,十分危险。另外还要告诉孩子远离大货车,大货车车体越大,盲区就越大,驾驶人很难发现盲区里的车辆和行人。大货车转弯时存在内轮差,离大货车过近,即使避过了前轮,也有可能无法避开后轮,从而造成危险。当感知有大货车临近时,要尽量远离。
3.不要在道路上使用滑板车、平衡车、旱冰鞋等滑行工具
滑板车、平衡车、旱冰鞋等滑行工具没有制动装置,不能在危险发生时紧急制动,容易导致危害发生,因此不能在道路上使用,只能在公园、休闲场馆内等地方使用。
4.上路骑自行车要达到法定年龄
有些同学喜欢结伴骑车出门游玩,但是要注意,骑自行车上路需要年满12周岁,骑电动自行车上路需要年满16周岁。年龄不够的孩子对车辆的控制能力较弱,对复杂的交通环境缺乏准确的认知和判断,很容易发生危险。
5.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
要告诉孩子不能在马路上猛跑、忽然加速、中途折返,这样非常危险。一定要先左看再右看,依次确认所有车辆都停车让行后再通行。
6.不要从车前或者车后甚至两车之间通行
乘坐公交车、长途客车等交通工具时,下车后如果需要到马路对面,要等车开走了能清楚地观察路况后再通过,不要从车前或者车后甚至两车之间匆忙通行。
7.不要让孩子单独留在车内
夏季天气炎热,车内温度较高,密闭的车内只需要15分钟,就可以让一个孩子的大脑和肾脏遭受损伤,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
8.不要怀抱孩子坐车或让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上
家长要特别注意,不要怀抱孩子坐车,更不要让孩子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因为这样容易在发生事故时,使孩子与挡风玻璃碰撞或者直接飞出车外,建议配备儿童安全座椅。
9.注意照看好身边的儿童
在儿童交通事故中,监护人失职导致的事故占58.9%。在此提醒各位家长要时刻警惕,加强对儿童的监管,也要时时对儿童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以保证儿童的安全健康。